重症胰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她说,他在这里就像海绵掉进水里hell [复制链接]

1#

春节返程高峰,人头攒动的候车站台,一辆辆短暂停留或飞驰而过的列车,一张张攥在手心的车票……承载着无数期待,记录了奔走的每一刻。2月21日,大年初六,姚伟云又一次坐上了长兴开往杭州的高铁。

33岁的姚伟云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是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普外科一病区的一名主治医师,昨天,他在朋友圈晒出了最近四个月往返长兴、杭州的火车票。

谁说大城市过的是朝九晚五的生活

年10月9日,姚伟云暂别妻子和6岁的孩子,带着憧憬,开始了杭州为期一年的进修生活。

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从宿舍骑公共自行车15分钟到浙医二院解放路院区。早饭都是在食堂解决,或者路上买一点填饱肚子。“冬天是7医院,夏天是7点15分。”姚伟云说,“一般交接班后查房,有时候查房没结束,就手术了,大部分就是在手术室里站一天,甚至到后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虽然高铁车程只有半个多小时,但姚伟云每个月只能回家三趟。大年三十,姚伟云仍在杭州。那天他正好是急诊班,忙到凌晨三点钟,有两个重症病人,其中一个是重症胰腺炎抢救。

(图为姚伟云在手术室)

姚伟云还说起当天一件让他觉得略有成就感的事儿:“有个85岁的老爷爷,医院的,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几个月了,一直在皮肤科看,口服抗生素治疗,那天晚上又痛了,我查体后发现原来是个嵌顿疝,马上帮他手法复位,B超检查也证实了,老爷子很惊讶也很感激!”

他说,在浙二进修充满了幸福感

年1月,一本荣誉证书送到了姚伟云手中,上面写着“姚伟云医生被评为浙医二院年度优秀进修医生”。

“这四个月的学习生活,让我感到很幸福。”姚伟云说。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医护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感染了他,带教老师白雪莉的悉心指导让他受益匪浅。

姚伟云表示,特别是对疑难病例的MDT(多学科)讨论,各科专家群策群力,不但让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着实让他感到了差距,迫使他有不断进步的动力。

她说,他在这里就像海绵掉进水里

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白雪莉教授是姚伟云的带教老师。谈及这个80后的徒弟,白教授称赞不已。她说,这里手术多、难度大、节奏快,姚医生很快就适应这种工作状态,融入到新集体。24小时急诊值班后,如果遇到病区有择期手术,他会放弃休息,积极参加;在他不值班的日子,如果急诊手术多,值班医生也会喊他帮忙,他不仅不推辞,而且很乐意。姚医生从未错过每周一次的多学科讨论,埋头学习新技术。腔镜肝切除和胰腺手术,他一台也不放过,最近又在学习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感觉他在这里就像海绵掉进水里。

从医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走出去就是一片天。年长兴院区在外进修的医技人员有24名,护理人员12名,时间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1年,多数在浙医二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同时,本院80多名骨干医生全程跟学来长的浙二专家,包括坐诊、查房和手术。

呼吸内科宋国强医生在医院进修已经5个多月了,关于呼吸危重症及肺癌的治疗,他有了新的认识:强迫震荡肺功能技术(IOS)与传统肺功能技术比较,更加能清楚的诊断疾病,而且没有痛苦、没有创伤。这项技术将填补湖州地区空白。

(图为宋国强在上海)

医院进修一年回来的肿瘤血液科副主任徐执*表示,微创介入治疗日趋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为大多数失去外科手术机会或拒绝外科手术的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愈希望。

(图为徐执*在查房)

年是浙医二院长兴医联体建设的开局之年,长兴院区正式纳入浙医二院医疗集团统一管理,上下贯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今年我们将再外派20名医技人员和37名骨干护士医院进修学习,为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做好人才储备。”医院*委委员、医务部主任陈江说。

除了加快培养本土化临床人才,年长兴院区还将组织院领导班子、行*职能科室长分批前往浙医二院轮训,更新思想观念,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推进同质化管理打下基础。

编辑:鹿鹿监制:老树

推荐阅读

节后减肥,欲速则不达!附3月上旬省城专家排班

“孙女”把红包藏在水果里,“爷爷”看到后红了眼

年穿上白大褂的机会来啦!

他们“缺席”团圆,只因肩负着生命相托!

避开红包干扰,“大白”提前送旺旺!

长按图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