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症医学科
小林今年22岁,正值青春年华,和一些沉迷于游戏的年轻人一样,玩网络游戏一坐就几个小时,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让他越来越胖。前几天,他突然出现了腹痛,上腹部持续闷痛,还伴有恶心、呕吐、尿*的症状,后来腹痛越来越严重,持续了两个小时,于是小林到我院求诊。
入院后胸部及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小林有急性重症胰腺炎、脂肪肝、腹腔及盆腔积液、双肺炎症并双侧胸腔少量积液,病情十分复杂而严重。为了治疗小林,医生们为他留置了胃管、禁食、抑制腺体分泌、消除炎症介质、抗感染、制酸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非常凶险,它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因而导致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因此病死率高。因为病情危重,小林出现了气促、心率快、脉氧低等症状,他被转到了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们为他做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感染、留置鼻空肠管行空肠喂养、留置胃管胃肠减压、行连续血液净化及血浆置换等一系列的治疗。专家们在诊疗中还发现,小林存在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施行俯卧位通气改善患者氧合,但同时必须继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这该如何操作呢?
重症医学科主任容永璋及团队经过深入探讨,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病人趴着做血液净化治疗。并为他制订了“俯卧位机械通气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方案。俯卧位通气可以通俗理解为“趴着治病”,可以让病人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重力依赖区的肺复张,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变胸壁的顺应性,从而改善氧合,更好地辅助呼吸。应用此技术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促进康复、无创、经济、简便等优点。普通人睡眠体位改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小林病情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而且身上从头到脚连接的管道太多了,如气管插管管道、多个三通静脉泵,还有鼻肠管、胃管、尿管、血液透析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让病人顺利改变体位安全实施治疗,却不容易。
在重症医学科,办法总比困难多。晨会上,医护专家们针对治疗难点,共同商讨出一套可行的解决办法。主管医生向小林及家属详细讲解了治疗方案,小林比较乐观,也愿意配合。最后,在容主任的指导下,专家们准备为患者实施治疗。
第一步,为确保安全,实施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步,医护人员要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实施俯卧位通气。
开始行动了
成功翻身,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分工合作,处理患者管道
俯卧位通气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中
作为指挥者,容主任一直盯着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技术指导,直至治疗顺利实施。在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小林连续多天顺利实施俯卧位通气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危重的病情慢慢转轻,最后可以脱离呼吸机转出重症医学科。现在,他已经痊愈出院。至发稿时,重症医学科已经利用这种“趴着治病”联合疗法治疗了多名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END·
手术直播间
扫码即可观看全集内容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