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随着世界杯四强逐步产生,看球也进入了最后的高潮。今年的世界杯主要在俄罗斯西部举行,就时差而言,好巧不巧是我们中国夜宵的时间。于是,约起朋友三五成群就是最爽的看球模式。有诗赞曰:空调薄被西瓜,街边螺蛳龙虾,冰啤炸鸡肉串,豪门纷纷回家。于是难怪的,央视的解说也开创了全新的门派:醉酒派解说。
醉酒派解说肯定是没有喝酒的,正如醉拳也不是非要喝酒才能打出来。解说昏昏沉沉也许是有原因的,第一个肯定是解说专业知识极为不足。你想,一个说排球、羽毛球的,怎么就被选进说足球的队伍里了呢?领导说,这个高层已经决定了,洪钢你来解说世界杯。所以这个属于赶鸭子上架,出些错也是难免的。另外还有一定时差问题。
长期每天熬夜,人是吃不消的,上夜班的人都有这个感受,急诊科的医生上一个夜班歇息一两天有时也缓不过来,何况连续一个月每天熬夜单口解说呢?熬夜的危害以前曾经写过,这里附赠链接:原来迟睡是一种病
对于国内的朋友来说,世界杯期间正值梅雨季节,尤其是江南地区,湿热难耐。开着空调、喝着冰啤,会使得夏季人体由内而外的旺盛的阳气受到很大的压制,脾胃功能自然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时候吃起炸鸡、羊肉串等肥甘油腻的食物,无异于助增湿热。很简单的道理,吃下去的东西本来就难以消化,于是都变成代谢不掉的垃圾隐藏于体内。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造成脾胃功能的急剧失调,出现急性消化道疾病也是可能的,例如急性胃肠炎、急性重症胰腺炎之类,很多都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即便没有出现急性的消化道疾病,体内堆积的湿热,也会给人带来不适和疾病。例如,脸上身上仿佛油腻腻的擦不干净,中医讲作“如油入面”。身体还会觉得很沉重,疲乏没有力气,胃部经常胀闷,口中气味也比较大,舌苔也是*腻甚至厚腻的,大便粘腻不成形,小便*少。
我相信看完上面这段话,很多人就急不可待地要问怎么办了。没错,上面的很多症状几乎是人人可见的,即便身体好,也会多多少少存在部分问题。因为江南实在是太湿热了,所以专攻湿热理论的门派也诞生于江南,发旺于江南。
在因为饮食生冷、吹空调后,被损伤了的人体阳气就很难继续做功,于是代谢水平就会下降。而体内酿生的湿热是很难祛除的,湿性粘腻,排出湿气需要阳气的推动。这显然形成了一个敌众我寡、敌进我退、敌嚣我疲的状态。
用药如用兵,如果敌人太强大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去主动减少敌人的数量。所以控制饮食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增加湿热的东西就得少吃不吃了,油炸的、肥腻的,都要远离。注意,这里并不是叫大家不吃肉,夏季消耗很大,气阴损耗都很大,不给于补充是不行的,用西医的话说,身体的蛋白质消耗就会多于摄取。所以,吃点易消化的牛奶鸡蛋、猪肉、鸡肉和鱼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羊肉是大热的东西,比较适宜在冬季食用。烹饪方式也有讲究,少油炸、烧烤,多水煮和炒就行。
维持身体的阳气运行水平也是一门功课。首先空调只能适量吹,冰镇的食物也要尽量不碰。还有前面提到的睡眠问题,睡眠不足、不规律,也会影响到人体的代谢。
当然,中医也是有独门绝活的。祛湿有几种方法:可以芳香化湿、可以行气祛湿,可以淡渗利湿,也可以苦温燥湿。根据湿所在的部位,以及同风寒暑燥火的结合情况,可以用不同的手段和药物进行祛湿。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款好药,尤其是中成药。现在中成药似乎名声不好,很多大夫嗤之以鼻,患者也觉得没用。事实上,中成药多是西医开的,中医大夫也是作为辅助用药去开。但如果真用好了,绝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藿香正气丸
首推藿香正气丸。注意这里推荐的是丸剂。因为藿香正气液含有酒精,开车、服用其他药物都会不方便,所以建议无酒精的制剂。怎么用呢?打开说明书,上面写着。这里只做简单概括,第一种情况,因为梅雨季节感冒的,基本都可以用。第二种情况,梅雨季出现头晕头痛、口中异味、胸闷腹胀、肠鸣泄泻,可以用。
清暑益气汤
如果说上一款主要是帮助祛风寒除湿,药物作用偏重于泻,那么第二款参苓白术丸,就偏重于补。仍然打开说明书,脾虚夹湿的,出现饮食难以消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的,就可以用。如果疲劳乏力感进一步严重,就要用到清暑益气汤的两张方子了,当然这两个药的中成药很难买到,这里就不提了。
自制清凉饮品
最后推荐一款夏季可以长期饮用的自制饮品吧。紫苏叶10g、竹叶10g,薏苡仁、白扁豆、赤豆、绿豆各30克。此汤清香扑鼻,极有食欲。老饕们不妨一试,至少比让人痛风的啤酒健康多了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