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28年历史,中国最顶尖的医院之一,多年 [复制链接]

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逆行路上,有这样4医院格外亮眼,人们谓之战疫王炸天团,分别是: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其中,西华医院,坐落于我国华西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

华西,国有危难,壮士出川

国家危难之时,华西从不缺席。医院在此次武汉战疫中共派出了名援鄂医疗队员。这些队员们冲锋在抗疫最前线,与病*抗争,奋力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

华西第一支援鄂医疗队作为四川省最早派出的医疗队,1月25日赴武汉,主要负责牵头管理医院的3个病房,99张床位。在武汉的57天里,共收治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名,经治疗出院人,转出人。

2月2日,由10医院派出的第二支援鄂医疗队,出发医院东院,至4月7日共65天。他们管理2个危重症病区80张床位,截止4月6日,共收治人,治愈90人,转出46人。

2月7日,人出发医院东院,至4月7日已60天,他们是医院第三支援鄂医疗队,也是最后一支医院东院的国家医疗队。他们管医院东院2个危重症病区80张床位,截止4月6日,共收治人,治愈人,转出71人。

第四、第五支援鄂医疗队主要任务是为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情绪安抚和做心理治疗。在2月21日到达武汉后,医院和医院开展患者心理干预工作,同时负责四川名援鄂医务人员的心理保健及营养保健工作。

3月20日和21日,最早出发驰援武汉的第一支医疗队及随后出发的第四支、五支共34名华西的医务人员平安回到了成都。4月7日下午,剩余的名坚守武汉的队员也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返程。至此,医院名援鄂医疗队员,全员一个不少平安返川。

而第三支援鄂医疗队队长、被誉为重症八仙之一的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在武汉奋战60天,于4月7日返回成都后,又受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委派,再次出征,转战绥芬河、牡丹江。直到5月16日凌晨1点20分再次返蓉,他已先后在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奋战96天。

其实,不只是康焰,危难时刻,从华西坝出发医院首批医疗队队长、医院大内科总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罗凤鸣;有着8年经验的医用气体工程师张宏伟;医院应急办副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晏会;华西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毅等一大批逆行者也都用尽毕生所学,在人民与新冠病*之间,筑起了一道白衣长城。

华西,这些抗疫先锋,都从这里走出

在这场战疫中,一位位从华西走出的抗疫先锋不断涌现。他们曾是华西这片沃土中的幼苗,如今却已经成长为可以为全国人民遮风避雨的参天巨木。

周翔,临床医学专业级校友,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是一名参加过抗击非典、医院的非典重症病房的老兵。在联合ICU的正常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而在2月4日与死神战斗的这一夜,周翔在污染区超负荷持续工作了8小时。由于身着防护服,呼吸受阻,过于疲惫造成意识恍惚,周翔一头摔倒在地,磕破了眉骨,缝了三针。但他仍然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在重症治疗一线。

王传海,医学检验专业级校友,医院检验科主任,医院。1月26日大年初二晚,突然接到院长紧急任务:上海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第一时间,王传海就主动报名参战。然而此时的他,双脚踝骨骨折植入的钢板、钢钉还未取出,院长思索再三劝阻说:你的心意可以理解,但怕你身体承受不了。而王传海却坚持要去,他说:国家人民危难之时,人人都有责任全力以赴地救援与奉献。于是,王传海校友踩着钢板、钢钉上了路,成为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钢铁侠。

覃雪*,临床医学专业级校友,广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广西医疗队多为女性,娘子*撑起了医疗援助湖北广西力量的半边天。为了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医生要24小时穿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守护,覃雪*带头执行规定。

李传伟,临床医学专业级校友,陆*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铭,临床医学专业级校友,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钮柏琳,临床医学专业级校友,重庆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他们是同级校友,如今又在同一场战疫并肩作战。毕业多年,有时也会怀念从前、怀念住在上铺的兄弟,但是我们却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直到今年,我们从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科室千里驰援武汉,又以这样的方式重逢,在不同的战位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夏进东,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级博士校友,医院影像诊治中心主任。1月21日,夏进东和家人乘车返回家乡湖北省十堰市,因疫情无法返程回沪。大年初四,他在新闻中看到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报道后,医院医务科,表达自己想要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的意愿,得到了单位批准。医院广大医务人员一起,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战役中。医院放射科上班后,夏进东查看了多日来疑似病例的影像报告,并针对每一病例从病史、影像表现、诊断意见及建议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

周学斌,神经外科专业级硕士校友,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周学斌支援医院和武汉国际医院,当穿医院时,面临几千名确诊病人,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一个班穿上防护服到完全脱掉,经历近8小时。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尿不湿,他的内衣被汗水浸湿,双手皮肤发红,面部和耳朵皮肤见深痕,但早已感觉麻木。在武汉的他为大家报平安:有疾病的地方就有华西人的身影,华西人永远为健康护航!

华西,排行榜前列常客

医院能够培育出如此卓越的医护人员,为我国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并能最终确保援鄂医疗队所有队员全部平安返回,离不开它先进的医疗水平与雄厚科研实力。

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医疗区占地余亩,业务用房60余万平方米,编制床位张,在职员工1万余人;现设成都国学巷本部院区、温江院区,全医院(简称上锦分院);有25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46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门诊设专科、专病门诊余种,最高日门急诊量00余人次;有标准手术室99间,日均外科手术余台;有核磁共振11台、螺旋CT11台、直线加速器6台、PET-ECT2台、伽玛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诊疗设备,设备总值22亿。

此外,医院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肺癌外科和微创治疗、心脏介入治疗、脑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胃肠微创手术、临床麻醉、功能磁共振、核医学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医院还是中国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在医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连续10年名列全国第一;在NatureINDEX排行榜上,名列全球第24位,中国第一位;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是我国首批唯一入选协同创新计划生物医药类项目的牵头单位;牵头的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中。先进的医疗水平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吸引了海外强力的盟友。今年5月15日,四川大学与牛津大学联手,共建四川大学-牛津大学华西消化道肿瘤联合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成为牛津大学首次与中国西部高校在医学领域共建的科研合作平台。

此外,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等国家计划项目近千项,年均科研项目经费超过2亿元。近五年来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级*府科技奖余项;专利申请及授权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连续11年排名第一;发表科技论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长期名列前茅,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连续12年排名第一,表现不俗论文数连续10年排名第一。

华西,非一日建成

盛名之下无虚士。医院医院榜单上的江湖地位,坐拥超强的医疗、科研实力,超牛的医疗团队,非一日之功,而在于一代代华西人的共同努力。医院诞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个动荡的年代,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医院;而华西临床医学院起源于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是由美、加、英等国教会按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的医学院。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是时,华西坝大师云集、名家汇萃、盛况空前。年,有医学院的华大、中大、医院;年,医院在现址全部建成,简称医院。年,新中国人民*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年,经院系调整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更名医院;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医院;0年,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1年5月,学院/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院。

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历代华西人建成了当今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院。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2个,医院第1;在复旦大学中国最医院排行榜上,连续十年名列全国第2。

恰似白酒的年份越久越是醇香,如今一百多岁的华西,经过时间的沉淀后,名气早已香飘海内外,成为川大一张靓丽的名片。

来自:四川大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