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工作18载,爱岗敬业,为法院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
他,嫉恶如仇,铁血担当,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始终奋战在扫黑除恶第一线,即使被确诊胰腺炎后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线。
他,就是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市中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席伟。
年11月2日,席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生命定格在了扫黑除恶第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员、一名优秀法官,他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员的初心和誓言。
席伟虽然离开了,但他对*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初心不渝英雄本色——
追记马鞍山中院刑一庭庭长、
市中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席伟③
真情至“伟”
那个身材高大,为妻子遮风挡雨的好丈夫走了;那个以身作则,陪伴儿子成长的好爸爸走了;那个孝老爱亲,让父母为之骄傲的好儿子走了;那个以诚待人,总能令同事和朋友安心的好兄弟走了。
席伟的离去,让所有人难以接受,让所有人为之悲恸。那个高大帅气的身影,再也看不到了。
大家眼中,席伟是工作中的“拼命三郎”,而从家人的口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更加至情至性的席伟,他对家庭的爱,对父母的孝,对朋友的诚,将永远封存,永不磨灭。
奋战在扫黑除恶一线的*法伉俪
12月3日,走进席伟的家,没有华丽的装饰,屋内陈设简洁素雅。离丈夫去世已经一个多月了,客厅沙发上,妻子谢文娟依旧难以接受这悲痛的事实,翻看着丈夫以前的照片,思绪被悲伤填满。
“他就是不听劝,得了这个病一直没有好好休息,不然也不会……”谢文娟强忍着悲伤。回想起和丈夫相识相知相爱,到组成家庭的十几年间,她感觉恍如隔世,一切都乱了,一切都回不来了。
作为市检察院检察一部的一名*法干部,谢文娟和席伟是一对恩爱伉俪,家庭和睦。谢文娟说,和丈夫初相识是年。那一年,自己前往当涂看守所提犯人,一起同行的也有席伟。谢文娟记得,那天天气很冷,席伟不仅关心所有同行人员,还带领大家一起将工作流程再次一一详细地梳理。
“当时我就感觉他人挺好的,挺细心的。”谢文娟说,在那之后,因为工作原因,和席伟又有了多次接触,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第一次的印象:他为人实在,让人很有安全感。就这样,谢文娟和席伟成为了一对恋人,并在年9月20日领取了结婚证,寓意“就爱你”。
儿子的出生,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无限的喜乐。儿子成长的路上,席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父亲,他也从来没有出现“角色缺失”,辅导孩子学习,带孩子去郊外玩耍,和他一起打羽毛球……
“孩子基本上是我们夫妻俩带,以前他没这么忙,今年以来全部都变了。”谢文娟说,以前每逢周末是全家最开心的时候,早上一家人都不睡懒觉,而是起床买菜,打扫家务,要么就是去公园打羽毛球,特别开心。中午,席伟还会烧一桌好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扫黑除恶行动启动以来,和丈夫一样,谢文娟也奋战在扫黑除恶的一线。他理解丈夫的工作,却也一直担心着丈夫。他每天早出晚归,晚上从没在家吃过晚饭,回家已经是深夜。最让谢文娟感到心疼的是,已经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中午经常等不到爸爸来送饭给自己吃,饿着肚子到下午1点多钟是经常的事。
“以前中午是他爸爸把饭菜打回家陪着儿子吃,爷俩再睡一会,后来就是经常不能按时送饭,有时候还让同事帮忙送,再后来就是孩子饿着肚子到一点多钟……”身为母亲和妻子,谢文娟对丈夫是有埋怨的。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中午经常也要开会,赶材料,与县区法院的人沟通,时间在他那里根本不够用。”话语里,谢文娟有些悔恨。
如今,丈夫累倒了,儿子也仿佛在一瞬间长大。谢文娟说,儿子说过,将来也要像爸爸一样,当法官,为民办好事!
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骄傲
“我儿从小就听话,懂事,长得还漂亮,1米85的个头,怎么就走了呢?”12月13日,记者拨通了席伟母亲莫素珍的电话。电话那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尽哀伤。当时,医院住院。65岁的莫素珍告诉记者,儿子走过后,自己暴瘦了十几斤,原本很好的身体一下子垮了,血压高,心脏也不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将老人打击得憔悴不堪。
怎么能相信?怎么能承受?作为家中的独子,席伟从小就是全家人的骄傲。在双双身为教师的父母的影响下,他学习认真,热爱运动,小学时就曾获得阜南县数学竞赛第一名,还曾经去南京参加华东地区数学竞赛。在莫素珍的眼里,儿子就是最棒的孩子。
“他是累的,累病的,儿子工作认真上心,成绩出色,作为父母,我们能说什么呢?这是为*、为国家啊,他做出了最大的牺牲。”莫素珍哽咽地说,席伟大学毕业后就到马鞍山中级法院,一干就是18年。虽然离家远,但他一直很孝顺,每年都要抽空回家两三次,给家里买很多东西。刚上班时,头两个月的工资就给家里买了彩电。有时候自己和老伴也经常到马鞍山,席伟就带着他们吃饭、逛商场买衣服,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今年扫黑除恶任务重,他特别忙,回来经常都是夜里了。”莫素珍回忆说,今年“五一”后,自己和老伴到马鞍山小住了一段时间,席伟也顾不上和他们说几句话,早上很早就走了,晚上回来一家人早已睡下。偶尔回来吧,说着说着话在沙发上都要睡着了,看着特别心疼。今年国庆期间,自己在老家做膝关节手术,老伴还曾打电话让席伟回家,可他忙于工作没能走得开。“和他爸爸一样,就是工作特别上心。”莫素珍说道。
7月17日,席伟胰腺炎第一次发作时,莫素珍和老伴赶到马鞍山照顾,还没过几天,感觉好点,席伟就要回去上班。第二次入院时,他直接自己出院了,妻子孩子给他送饭,医院!
“他不听话呀,总认为自己身体好,不当回事,得了病也没放心上呀!”说着说着,莫素珍又哭泣了起来,她直言,自己真的不能承受,65岁的年龄,以前人家都说自己看上去像50多岁,现在看上去却像70多岁,苍老,就在一夜之间。
莫素珍说,儿子永远是自己眼中的骄傲,永远活在爸爸妈妈的心里。自己特别希望儿子能托梦给自己,再和自己说说话,让自己再看看他,哪怕是一眼。说着说着,电话那头又传来老人的哭声……
众人眼里他是一个“暖男”
7月17日,8月13日,作为好朋友,蔡海豹清楚地记得,这是席伟两次胰腺炎发作的日子。两次都是自己开医院的。
作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蔡海豹在工作中和席伟认识,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在他看来,席伟是一生难得的挚友。
“他为人正直、善良,对人有包容之心,和他相处,总是能让人进步。”蔡海豹说,席伟就如同自己的良师益友。在相处的过程中,席伟知道自己还不是*员,就积极鼓励他向*组织靠拢,递交入*申请书。
“我当时根本没有这个意识,是他积极督促我进步,现在,我已经是入*积极分子了。”蔡海豹说,席伟还能在相处过程中及时指出朋友的错误,用他自己独到的方法,既不让朋友失了面子,也不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友谊。好几次,自己都是经过他的提点,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席伟走了,无论对他家人,对单位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是一大损失。”蔡海豹叹息说。
对朋友以诚相待,在工作中,席伟对待身边的同事也有着无微不至的关心。在中级法院,年轻的同事都喜欢叫席伟“席大哥”而不是“席庭长”这种职务上的称谓,可见他在同事们心目中的地位。
“我健身中不小心患上了跟腱炎,席大哥就绕路接我上下班,对我们几个聘用制书记员,也从来没有因我们是聘用身份而另眼相待。”同事倪薇说。
“年年初大雪,公交停运,明明家住在城南,席伟却开车把我送到城北的家,然后再返回。我体检时随口说了一句‘血脂有点高’,他第二天就带了一包决明子让我泡茶,说能改善血脂高的状况,真的很感动。”同事叶毅说,北方人豪爽仗义的性格,在席伟身上展露无遗。
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多年来,席伟对身边人一点一滴的感动,换回的是大家对这位北方汉子的无限尊重。
11月6日,追悼会那天,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多人为席伟送行。看着静静躺在鲜花丛中的席伟,无人不失声痛哭,送别这样一位好人。
蔡海豹说,席伟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将永存。接下来,席伟的朋友们,还有他曾经的师弟,都将对席伟的家庭,尤其是他年幼的孩子进行关心和帮助,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记者手记:
正是出于对*法事业的无限忠诚,席伟忘我工作,最终倒在了扫黑除恶第一线。他是*法战线上的英雄,他是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在心的“最可爱的人”。
他的离去,同事朋友不舍,家人更是难以接受。满面憔悴的妻子,卧病在床的母亲,尚未成年的孩子,身边同事和朋友,他们忍着强烈的痛苦,向记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席伟:他高大帅气,他工作认真,他热爱家庭,他待人真诚,真情至伟,是身边人的良师益友。
面对他的突然离去,面对突如其来的沉痛打击,席伟的家人顶住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因为,他们知道,家中还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身边还有那么多关心这个家的人,还有席伟未竟的事业需要去完成。
时光轮回,思念在流淌,爱在延续。在看得见的地方,我们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的地方,我们的心和你在一起。化悲痛为力量,沿着席伟曾经奋斗过的脚步,擦干眼泪,向前看。
席伟不幸离世后,他的儿子晨晨说:“将来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法官,像爸爸一样!
真情至“伟”转发?致敬!马鞍山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莹责任编辑:赵欣欣核校:傅中平值班总监:谷雨审核:陈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