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引起的思考 [复制链接]

1#

医院 医院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学科已从单一的医学技术发展成为融合多方面医疗资源的医学学科。加强与临床医护的沟通与联系,以让患者及早得到合理治疗。这里结合本院一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现谈谈检验与临床的沟通的重要性。

案例经过

周二上午,在确认生化质控各项结果在控后,我开始向往常一样审核门诊报告。在审核第33号门诊标本结果时,发现该患者的甘油三酯TG为36.2mmol/L,总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分别为19.84mmol/L和11.23mmol/L,是一个严重的脂血标本!

我用生理盐水对脂血标本进行5倍稀释后在贝克曼AU生化分析仪复查了TG,确认了该患者肝功能、血脂、血糖一共19个反应曲线无异常后,我跟内科门诊进行了联系:“该病患的血液标本是严重脂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挺高的,检验报告已经审核发送,请您留心一下这个病人,如果这个病人有急腹症的症状,建议您加查一下血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

于是医生让该病患抽血对血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血淀粉酶为U/L,C反应蛋白为.7mg/L。两项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不久,该门诊病人被转入我院外科进行后续治疗。

周三下午,我去临床科室找到了管床医生,了解了该患者的相关病案信息。该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后仔细询问得知病发前一天有食用甲鱼汤)出现上腹痛,且呈持续性胀痛,上腹压痛明显,局部反跳痛可疑,住院后腹部CT提示:脂肪肝;胰腺明显肿胀,边缘毛糙,其周可见絮状低密度影,考虑急性胰腺炎可能性大!

案例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检验科每个月会或多或少在离心后发现一些脂血标本,特别是在夏季小龙虾来临的季节。酒精和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者可导致脂血,进而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可能。TG在2-10mmol/L范围内每增加1mmol/L急性胰腺炎风险增加17%,同时心肌梗死风险亦增加,但没有胰腺炎风险增幅大。关于严重高TG血症的队列研究显示,在平均随访3.8年期间,TG显著升高11.3mmol/L和22.6mmol/L预测急性胰腺炎的绝对风险分别为5%和10%-20%;而TG水平未能控制是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可见,就胰腺炎而言,TG既是危险因子又是治疗靶点。

当代医学已经从传统医学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医师在对患者作出初步诊断后,需选择合理且明确的检验项目来鉴别或确认疾病,而部分的临床医师对新兴而有诊断意义的检验项目不甚了解,这就要求检验人向临床医师介绍新实验项目的诊断价值、干扰因素等,建议临床医师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选择合理的检验项目。另外,由于医学检验的特殊性,只见标本不见病人,如果标本不合格(比如溶血、脂血或是护士采血时间、部位不对或是病人留标本没有按照医护嘱咐等),检验的结果出现偏差,对医生和患者都有可能是一枚定时炸弹。这就要求检验人在检验中发现与临床诊断不符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找原因,排除干扰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误诊,同时要求医师能更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