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8日下午,医院急危重症学科在内科楼5楼会议室召开了年护理工作总结会,会议由科护士长叶曼老师主持,临床护理教研室陈琼妮副主任莅临指导,急危重症学科全体护士长及护理骨干60余人参加。
各病区护士长围绕科室年在疫情防控、临床工作、质量管理、教学培训、科研创新、科普人文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结合“一科一特色”进行亮点展示与总结汇报。叶曼科护士长整合急危重症学科所有病区的亮点并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安全管理、护理教学培训、护理科研创新、科普宣传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介绍了年片区护理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和临床护理工作方面,片区数名护理人员援武汉、卫长沙、守医院,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2人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62人次获省、市或院级抗疫先进个人。尽管受疫情影响,本年度片区收治危重患者如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达余例次,实施床旁CRRT余例、主动脉球囊反博例,ECMO40例;积极开展蛋白A免疫吸附、电磁导航或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等新技术;开展ICU心理关爱项目和线上读书会,推行ICU-病房-家庭护理模式,服务于患者的同时亦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片区试点培训重症护理工作SOP,实行医护一体化交班,规范床旁交接班表的使用,不断优化流程;实施基础护理、气道管理、安全转运、消*隔离的同质化管理,修订完善督查标准,组织同质化督查9次、质控反馈会5次、专题培训14学时,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急诊科“教科书式急救”医院质量管理最佳实践案例分享大赛一等奖;胸外科监护室“提高VTE三级预防的落实率”获第二届湖南省最佳护理实践案例竞赛二等奖。临床教学培训方面,成功申报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京外临床教学基地;重症医学科刘倩和急诊科苏菲菲获湖南省重症护理技能竞赛CRRT组第1名和动脉血气组第2名;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获湖南省专科护士培训优秀带教科室;新生儿科在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护理教学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护理科研创新方面,片区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线上、线下科研培训和信息分享,本年度共发表科研论文篇,其中SCI论文11篇,Medline论文1篇,CSCD论文5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主编专著6部。胸外科监护室“提升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病人叙述式干预视频的制作与应用”和新生儿科“心电定位技术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精准定位中的应用”分别获湖南省护理学会第五届护理创新大赛护理技术与管理创新项目一等奖和三等奖。科普宣传工作方面,共发表人文/科普稿件和通讯稿件余篇,医院好新闻奖、新闻宣传优秀个人、科普宣传特别贡献奖和抗疫宣传优秀个人等荣誉。听完汇报,陈琼妮副主任感谢各病区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辛勤付出,肯定了片区在质量管理、科研产出、人文关怀、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她表示急危重症学科的片区年度护理工作总结有特色、有内涵、有温度、有精神,在疫情常态化时期,片区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大家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令人感动。祝愿来年工作稳步前行、越来越好。通过现场分享成绩与管理方法,与会人员相互借鉴和学习,进一步拓宽了护士长们的管理思路,促进护理团队迸发新活力。最后,叶曼科护士长表示,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下,急危重症学科护理团队将进一步深化人文素养、提高专科技能、提升管理效能、开拓创新发展,既做到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也能为患者提供更细致、更安全和更专业的护理服务,为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继续发光发热。作者丨血液净化中心张旖旎
扫码